close
每天吵吵鬧鬧 , 那些政客們互罵戶嗆的新聞橋段看的太多, 讓我變的越來越不愛看電視新聞, 在上下班漫長的車途中, 也寧願以聽音樂代替新聞廣播...但是令我訝異的一則新聞是在今天早上開車時無意中聽到, 關於教育部的剩菜條例, 短短不到兩分鐘的報導, 讓我心裡突然之間升起了無限暖意, 大家或許會好奇, 所謂"剩菜條例"到底是什麼呢? 它主要是在說明關於學校的剩菜處理方式, 內容大概是這樣的 :
營養午餐剩菜
物價上漲景氣差,教育局表示,各學校依學生數評估菜量,並設有午餐委員會,將剩菜剩飯送愛心給清寒家庭,尤其是在學的清寒學生,把一些沒有吃完的飯菜打包帶回家,節省晚餐費用,不浪費任何社會資源。
物價上漲景氣差,教育局表示,各學校依學生數評估菜量,並設有午餐委員會,將剩菜剩飯送愛心給清寒家庭,尤其是在學的清寒學生,把一些沒有吃完的飯菜打包帶回家,節省晚餐費用,不浪費任何社會資源。
目前南市有六十五所國中小學,二十所國中有八所設有廚房提供營養午餐,十六所國小設有廚房提供四十二所國小學童營養午餐,其他都是外訂餐盒。
教育局今年編列一千多萬元清寒子弟營養午餐補助經費,往年必須有中低收入戶等證明才有補助,今年改以學校訪視調查,營養午餐補助學童較以往增加。
教育局強調,國中小營養午餐費每月六百元,這些日子物價上漲,部分縣市的營養午餐費調漲,不過台南市國中小學營養午餐未漲價,也未因此縮水,仍維持三菜一湯的水準,並視經費提供水果、乳品。
蔬菜、米飯連連漲,但小朋友的營養午餐可不能省,一到午餐時間,小朋友排隊裝飯菜,吃得很起勁,對家境貧窮的學童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在學校吃完了這一餐,回家可能就得餓肚子。
日子不好過,出現低收入戶家庭靠學校剩菜剩飯維生的現象,一碗飯配一樣菜,其他的裝在塑膠袋冰冰箱,週一到週五靠學校,週六、週日就簡單吃,因為政府補助有限,只好依賴營養午餐的剩飯剩菜填飽肚子。
教育局今年編列一千多萬元清寒子弟營養午餐補助經費,往年必須有中低收入戶等證明才有補助,今年改以學校訪視調查,營養午餐補助學童較以往增加。
教育局強調,國中小營養午餐費每月六百元,這些日子物價上漲,部分縣市的營養午餐費調漲,不過台南市國中小學營養午餐未漲價,也未因此縮水,仍維持三菜一湯的水準,並視經費提供水果、乳品。
蔬菜、米飯連連漲,但小朋友的營養午餐可不能省,一到午餐時間,小朋友排隊裝飯菜,吃得很起勁,對家境貧窮的學童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在學校吃完了這一餐,回家可能就得餓肚子。
日子不好過,出現低收入戶家庭靠學校剩菜剩飯維生的現象,一碗飯配一樣菜,其他的裝在塑膠袋冰冰箱,週一到週五靠學校,週六、週日就簡單吃,因為政府補助有限,只好依賴營養午餐的剩飯剩菜填飽肚子。
有些做的好的學校,甚至會避免將剩菜用塑膠袋先行打包給學生(可防止食物腐敗), 而是會先打包好後以冷藏方式, 置放於學校廚房的冰箱, 待學生放學後, 再去廚房領取. 這樣一來可以做到保鮮, 二來還可以顧及學生剩菜或許會有不好意思的心理.
過度浪費的新聞媒體運用
這一則報導讓我想到最近炒的沸沸揚揚的"大中至正拆撤"話題, 它所佔據與浪費的社會成本及資源在我認為是一件奢侈而且非常不平等的事情. 當然 , 這個社會已經教導了我許多所謂" 不平等"的事實. 說句難聽的, 自己甚至於也因為這些種種的不平等而嘗到了許多甜頭..... 人, 唯一能夠堪稱真正平等的, 也只有大家每一天公平都有24小時可以利用這件事情而已.
最基本的溫飽問題
雖說如此, 教育部所應該擺放的焦距, 我相信絕對不單單只有拆撤大中至正這件事...因為還有著許多比拆撤大中至正更重要的事情等著他們去做, 就像今天聽到的剩菜條例...ㄧ個清貧家庭學生最基本的溫飽問題..因為教育部執掌的是國家承先啟後, 並且必須負起培養民族幼苗的重責大任, 彌補家庭教育的不足...這些小朋友們也是大家對台灣將來的寄望所在
溫飽與奢侈
常常都會看到來姐姐音樂教室裡上課的孩子, 一個一個的被家長寶貝,接送,疼愛.. 任何團體裡的孩子難免會彼此比較, 同儕間所學習的才藝項目, 穿著的衣服品牌, 父母的職業, 甚至居住的房子等等...
就像對於名牌的迷思一樣
我仍然認為, 排除質感與美感的考量, 許多人崇尚名牌的理由往往是因為自己本身沒有安全感, 所以需要扣上一些帽子來讓自己多一點信心
而名牌常常就是back up 這種心理作用的方式...
高中聯考結束, 進入大學之後就不需要再穿制服了, 我家姐姐因此總是會給我很多名牌包包或外套. 穿在身上, 我都會笑自己沒有辦法帶出所謂高貴的氣質...怎麼樣看自己就算肩背Channel bag或者是身穿Burberry Coat 還是像個阿呆村姑ㄧ樣的 ......傻 ......只能說...我看我還是不必了 !
人的有所寄托是必須靠一個"心安", 這樣的心安有人需要以信念支持, 有人則尋求信仰慰藉 ....
我還記得以前念光仁的日子
每個冬天學校一定會舉辦北風中的暖流
這期間學校會邀請一些歌手來懷仁館演唱
演唱會通常是屬於購票的方式, 票價當時約介於 600, 800, 1000, 1200元左右
有時候同學間甚至會因為自己買的票是600元, 而竟然覺得很丟臉, 抬不起頭來只因沒錢買比較貴的票
想當初中學時期, 我也曾經陷入那樣的迷惑過
例如: 同學的爸爸都是醫生, 律師,要不然就是公司老闆, 但是我的爸爸卻是在開碾米廠... 碾米廠當然不比同學爸爸醫院的裝潢...說真的當時我覺得好糗...怎麼校車老是要停在我家正門口...現在想起來, 做米店的在當時的軍公教配給制度下, 想當初也是相當賺錢與穩定的一個工作...我到底在嫌棄什麼 ?我怎麼可以有"糗的感覺"... 爸爸媽媽辛辛苦苦賺錢給我讀書, 讓我學才藝, 教導我, 從小Baby時期就時常帶我出國旅遊...就是靠這樣一斤一斤的秤米賺錢來的.....我怎麼可以有"糗的感覺"...如果我有這樣的感覺, 我真的相當對不起他們
想想那時我所面臨的是多麼奢侈的煩惱阿 , 而現在這樣的新聞卻是攸關溫飽與自尊的存活問題...
我知道自己是多麼的幸福, 而這些幸福都應該要好好的去珍惜與把握
今年的 2008倒數計時, 我跟老公ㄧ起到圓通寺去看101的煙火
新聞在跨年的同時也都會將各地的慶祝情形一一轉播
但是說真的, 對我來說"跨年"就像Christmas ㄧ樣, 應該是一個很平靜的而且很平安的日子,實在沒有什麼好大肆慶祝的理由
與其花在準備這些慶祝上的大把鈔票,不如將這些金錢救濟在飢寒交迫的人類或動物身上...
真的有許多比拆撤大中至正更有意義的事情,或許大不到什麼條例或者案件...
這些事情或許就在你我身邊...細心一點...或許你就會是別人的那一盞燈
能當那盞燈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小黃, 我不是在說你~~ㄏ~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